主页
管理咨询
返回
创新合作模式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访湖北工业大学校长刘德富

  4月19日,湖北工业大学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组织召开了教育信息化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百余所院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以教育信息化的道路、理念与方案为主题,湖北工业大学校长刘德富在会上致欢迎辞,他代表全校两万余名师生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对各位与会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三峡大学、天津大学、深圳大学城、湖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领导和专家也在会上进行了交流,就流量经营与计费认证、BYOD与无线校园等技术专题进行了多边发言。与会代表还现场考察了湖北工业大学信息化建设四期工程,并就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   据介绍,2012年湖北工业大学启动了校园信息化改造四期工程,当年完成了校园网扁平化改造和校园一卡通任务,谱写了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新篇章。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湖北工业大学与中国民生银行、中国联通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形成了较好的合作关系,汇聚力量助推信息化发展,开启了信息化建设新征程。借此机会,本刊专访了湖北工业大学校长刘德富,围绕该校信息化建设的若干问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中国教育信息化》:请您简要介绍学校信息化建设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的思路和打算。   刘德富:湖北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的地方多科性大学,具有60余年的办学历史,被湖北省委省政府定位为在湖北省高教体系中起龙头示范作用的、水平较高的骨干大学。我校信息化建设经历了四个阶段:1995年完成一期工程,初步实现校内联网;1998年完成二期工程,接入中国教育网(是首批入网高校之一);2007年完成三期工程,实现千兆主干、百兆桌面网络;2012年开始实施四期工程,目标是实现万兆接入、千兆主干、百兆桌面的校园网络和扁平化、实名制的管理要求。在统一数据中心框架内,实现应用系统的集成上线,同时加强数据资源建设,达到支撑教学科研发展和管理创新的目标,打造工大人的交流平台,构建工大人的精神家园。四期工程还在进行中,全部工作依计划进行。   《中国教育信息化》:请您介绍一下湖北工业大学是如何推进校园信息化改造四期工程建设的?   刘德富:首先要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了以校长挂帅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第二,学校内部进行了职能调整。基于三网合一需要,将通信、广播电视和校园网的管理职能合一,成立了信息技术中心;第三,制订了《湖北工业大学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明确了未来几年信息化的目标任务,在人、财、物方面为信息化建设做了统筹安排;第四,按照开放办网的理念,我们以学校优质资源和品牌吸引了社会力量参与校园信息化建设,助推信息化事业发展。此外,学校采取相关措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信息化建设。   《中国教育信息化》:请您谈谈为谁办网、办什么网、如何办网的问题。   刘德富:我们认为为谁办网、办什么网、如何办网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根本问题。为谁办网是一个使命问题。我要求信息工作者要满怀激情为教师、为学生办网。一切涉及信息化建设的决策应当以师生需求为第一需求,以师生体验为第一标准。任何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最终要落地于改善师生的信息化体验;办什么网是一个方向问题。网络连通天下,在我们的周边有电信、联通等诸多商用网络,但我们办的是中国教育网。湖北工业大学校园网就是中国教育网的子网,这是高校的使命所决定的。高校校园网需要承载教育的职能和任务,需要引领教育的发展和未来,需要传承教育的文化和精神。为此,我们需要有自己的信息化队伍,需要有自己的数据中心,需要有自己的全球门户;如何办网是一个策略问题。我们需要以开放的姿态办网,实现教育网与不同的商用网络之间按规则的互联互通,以保证网际互访和优势互补。   《中国教育信息化》:修路、造车、载货的三步走的内涵是什么?与三通两平台有什么样的关系?   刘德富:修路、造车、载货是一种形象描述,是三通两平台在我校的落地方式。我们要修信息化的高速公路,包括充足的接入带宽、通畅的网络连接、先进的交换装备、科学的拓扑结构和稳健的调度能力等。2012年我们按开放办网思路,以学校的品牌资源,积极与银行、运营商和企业合作,已基本完成修路任务。在修路过程中,我校需要进行网络的扁平化改造,建设大流量、高可靠、可运营的实名制网络。许多知名品牌都参与了竞标,华为的方案和服务赢得了专家认可。我们配备了华为高性能交换机和多业务网关等先进装备,具备较大规模的数据存贮、交换与计算能力,拥有IPv4/IPv6双栈接入和有线无线双覆盖模式,未来几年的接入带宽有较好保障,修路基本完成。第二步正在执行造车任务。在原有基础上建设全面的、稳健的管理平台,在统一数据中心的框架内,推进业务系统集成上线;第三步是建设丰富的数字资源平台,完成载货目标。这将是未来重点。我们希望在道路畅通的基础上,满载而归,促进教学科研的开展和管理创新的实现。   我们认识到信息化的作用体现在各个方面。第一,校园网能够服务于教学科研工作,是教与学的基础工具。第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信息化平台,切实提高教学效果,促进管理创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第三,我们希望把校园网办成为全校师生工作、学习与生活的交流平台,成为工大人的精神家园。无论是在校师生还是毕业校友,都能通过平台进行感情交流与信息传递,了解学校动态,支持学校发展。我们始终以广大师生的利用率与满意度作为衡量信息化服务水平的根本标准,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校园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   《中国教育信息化》:可否具体谈谈贵校信息化方面校企合作情况、三通两平台中管理平台的建设情况,以及目前工作中面临的挑战?   刘德富:校企合作开展信息化建设是一条可行路线。银校合作中我们以财务存量资源获取了一定的建设资金,运营商合作中我们以通信资源获得了性价比高的通信服务和数字化校园移动互联平台。我们与其他企业也有合作。只有双赢的合作,才是长久的合作。我们很重视合作伙伴的利益,确保合作的可持续性。   管理平台建设是在原有工作基础上进行的。在统一数据中心的框架内,人事系统是起点,办公OA是主线,教学、科研是两肋,资产、财务、学工、后勤等系统集成上线。这是一个复杂过程。该整合的整合,该对接的对接,不适用的要重建。学校坚持按照教育部教育信息化相关标准,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互通。我们授权信息技术中心,协调各个职能部门的数据工作,重组数据结构,推动数据应用,提供决策支持。今年下达给信息技术中心的目标任务中,就有一条不填表要求,包括个人考核、职称申报等,通过数据系统,自动完成个人、部门的状态数据提取,以减少大量繁琐的劳动。   我们要通过数字媒体技术改进教学方式,变革教学理念,提高教师队伍的信息化水平,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例如,某些课程可否网络开设,某些实验特别是研究性实验,能否先通过模拟实验再到现场实验等。目前出现的微学分制、视频公开课、可汗学院等新媒体学习方式,促使我们重新认识信息时代的知识传播途径和教育教学形式的深刻变化。对地方院校来说,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任重而道远。


2015年1-3月全国瓷质砖产量分省市统计表
2010年1-2月中国中小型型钢分区域产量统计数据
上海某商业中心模板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腐蚀性环境对混凝土长期力学性能的影响及改善措施
2015招标采购专业实务考试辅导:招标投标概述2
2014年1-12月甘肃镀层板(带)产量统计(分月度)
轴承工作表面变质层的磨削工艺因素分析
110kV变电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12页
信息发布:名易软件http://www.myid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