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记者从成都海关2014年关区工作会上获悉,去年全年成都海关各项业务均创历史新高,改革效益叠加,有力助推四川外贸发展。 2014年,成都海关办理报关单63.8万份,增长13.8%;监管进出口货运量232.7万吨,进出口货值453.6亿美元;监管进出境人员331万人次,增长31%;征收两税120.1亿元人民币,增长4.3%。同时,全年四川进出口货物达4314.3亿元人民币,折合702.5亿美元,成功再上百亿美元数量台阶。打造空、铁、水三位一体的通关枢纽以及保税物流体系据悉,成都海关支持双流机场打造国际航空枢纽,提升信息化和通关便利化水平,全年空港进出口货运量28万吨,货值370亿美元,进出境人员331万人次,分别增长120%、41%和29%,主要指标均稳居中西部第一;依托快件中心推进个人快件通关改革,全年监管进出境空运和邮递快件达141.2万件。支持青白江铁路口岸发展,去年4月获批临时对外开放,全年监管货运量62.2万吨,增长41.8%,其中蓉欧快铁、中亚班列全年运输进出口货物5.06亿美元,货运量1.65万吨,货源地覆盖西南、华南、华东多个地区,初步显现向西开放桥头堡的作用。支持泸州、宜宾港业务拓展,开行泸州经武汉、南京至我国台湾、韩国的国际班轮,培育国际航路,全年两地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达3.8万个。2014年,成都海关工作的顺利开展,让空、铁、水三位一体的口岸枢纽功能进一步拓展。不仅如此,空、铁、水保税物流体系布局轮廓初现。成都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通过验收,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批,青白江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审批正式启动,泸州港全年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达3.8万个。此外,海关机构布局更加合理。一方面,德阳海关、遂宁海关顺利开关运行。同时,天府新区海关、内江海关正式获批,进一步适应了多点多极战略布局和国家级新区建设发展的需要。全国率先开展全域通改革企业成本节约30%以上据成都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海关全域通改革以来,简化海关通关环节10个,通关物流时间至少缩短3-5小时,空运通关成本每票进出口货物减少约150元,省内陆路每标箱货物物流成本降低500-1000元,同时企业可以自主选择在省内任何一个海关业务现场报关和查验。2014年12月1日,四川全域通与长江经济带海关通关一体化顺利实现对接,四川企业同时享受两个一体化通关便利,通关时间和通关成本节约30%以上。12月25日,海关与检验检疫的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覆盖省内所有具备条件的通关现场,全领域一体化进一步深化。成都海关多项举措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成都海关关长窦志民在会上表示,2015年成都海关将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新常态,以落实三互推进大通关建设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努力实现内陆一流海关建设总体目标。同时,我们将积极学习借鉴进口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经验,总结快件通关改革试点情况,探索建立顺势监管新模式。支持四川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有怎样的举措?成都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一方面要积极推动地方政府,建设跨境电商服务平台,为四川省发展跨境电商业务奠定基础,实现口岸监管的前推后移和分类监管,方便企业快速通关,解决出口结汇和退税问题;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拓展空港、青白江铁路口岸功能,利用快件中心、保税物流中心开展多种模式的跨境电商业务,实现功能叠加,缩短退税周期,吸引更多的川内企业利用跨境电商的交易平台参与国际贸易。此外,还要利用全域通创新跨境电商的监管模式和物流模式,延伸口岸功能。同时,加强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全程无纸化,提高通关效率,满足市场需求。
信息发布:名易软件http://www.myidp.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