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工程师考试《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考点归纳(三十四) | ||||||||||||||||
第五节 财务费用与效益的估算 一、项目计算期的分析确定: 1、项目计算期:经济评价中为进行动态分析所设定的期限,包括建设期和运营期。 (1)建设期:指项目资金正式投入始到项目建成投产止所需要的时间。 工期:项目从现场破土动工起到项目建成投产止所需要的时间。 对于既有项目法人融资项目,建设期与建设工期一般无多在差异,但新建项目法人项目需先进行注册企业,届时就需要投资者投入资金,其后项目再开工建设,因而两者的起点会有差异,所以建设期有可能大于工期。 (2)运营期:一般应以项目主要设备的经济寿命期确定。 二、财务效益的确定 1、财务效益的内容 (1)市场化运作的的经营性项目,指所获取的营业收入。对先征后返的增值税,财务分析中可做有别于实际的处理,不考虑“征”和“返”的时间差。 (2)非经营性项目,应将补贴作为项目的财务收益。 (3)对于为社会提供准公共产品或服务,且运营维护采用经营方式的项目,财务效益包括营业收入和补贴收入。 2、营业收入 (1)营业收入是指销售产品或者提供服务所得的收入,是现金流量表中现金流入的主体,也是利润表中的主要科目。 (2)分年运营量的确定:根据经验确定负荷率后计算或通过制定销售(运营)计划确定。判定时要考虑项目性质,技术掌握难易程度、产品的成熟度、市场的开发程度。 根据市场预测的结果,结合项目的性质、产出特性和市场开发程度制定分年运营计划,进而确定各年产出数量。 主副产品(或不同等级产品)的销售收入应全部计入营业收入,其它行业提供的不同类型服务收入也要同时记入营业收入。 3、补贴收入 包括先征后返的增值税、按销售量或工作量等依据国家规定的补助定额计算并按期给予的定额补贴,经及属于财政扶持而给予的其它形式的补贴。 补贴收入同营业收入一样,应列入利润与利润分配表、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和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与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三、运营成本费用估算与分析 1、成本费用的概念 成本费用:项目生产运营中所支出的各种费用的统称。 (1)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服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成本是近一定对象所归集的,相对于一定的产品而言,与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或商品相联系,而无论发生在哪个会计期间; (2)费用: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费用是资产的消耗,它与会计期间相联系,而与生产哪种产品无关。 2、成本费用的分类 (1)按计算范围分:单位产品成本和总成本费用; (2)按成本与产量的关系分: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不随产品产量变化的各项成本费用;主要包括:工资(计件工资除外)、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费、管理费和其它费用、长期借款利息、流动资金借款利息和短期借款利息等。 可变成本:随产品产量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化的各项费用;包括: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包装费和计件工资等。 (3)按会计核算要求分:制造成本和生产成本; (4)按财务评价要求,有经营成本。 3、经营成本 经营成本=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 经营成本是项目现金流量表中运营期现金流出的主体部分,经营成本与融资方案无关。 经营成本估算的行业性很强,不同行业在成本构成科目和名称上都可能有较大的不同。 4、总成本费用(运营期内) (1)总成本费用构成与计算式 1)总成本费用=生产成本+期间费用 其中:生产成本=直接材料费+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制造费用 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 2)生产要素估算法为 总成本费用=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摊销费+修理费+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其他费用 其中:其他费用同经营成本中的其他费用。 (2)采用生产(服务)成本加期间费用法估算总成本费用 要先分别估算各分单元的生产(服务)成本,在加总得出总的生产(服务)成本,然后与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相加得到总成本费用 3、按生产要素估算法的总成本费用各分项的估算要点 各分项估算应注意: (1)外购原材料和燃料动力费需要的数据: 1)年耗用量; 2)预测价格; 3)适用的增值税率。 (2)人工工资及福利费估算: 1)项目性质,内资项目需按规定计算占工资总额14%的福利费; 2)项目地点; 3)原企业工资水平; 4)行业特点; 5)平均工资或分档工资。 (3)固定资产原值和折旧费估算 1)项目评价中总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它资产的概念 ①总投资:指项目建设和投入运营所需要的全部投资(其估算范围与现行的投入总资金一致),为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全部流动资金之和。 ②固定资产: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 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③无形资产: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辩认非货币性资产。 ④其它资产:原称递延资产。指除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外的其他资产。如长期待摊费用。 2)总投资形成的资产 ①形成固定资产,构成固定资产原值的费用包括:工程费用(设备购置费、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它费用;基本预测费和涨价预备费;建设期利息。 ②形成无形资产:技术转让费或技术管理费(含专利权和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和商誉。 ③形成其它资产:生产准备费、开办费、出国人员费、来华人员费、图纸资料翻译复印费、样品样机购置费、农业开发费。 ④流动资产:总投资中的流动资流动负债共同构成流动资产。 3)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 固定资产原值:指项目投产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按规定由投资形成固定资产的部分。 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磨损,其价值通过计提折旧的方式进行补偿。 直线折旧: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 快速折旧:双倍余额递减法、所数总和法。 ①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方法: i)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折旧年限×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年折旧率 ii)工作量法: a)行驶里程计算折旧: 单位里程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总行驶里程 年折旧额=单位里程折旧额×年行驶里程 b)按工作小时计算折旧: 每工作小时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总工作小时 年折旧额=每工作小时折旧额×年工作小时 ii)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 每年折旧额=年初固定资产净值×年折旧率 最后两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净残值)÷2 iv)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率=(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②计提折旧各种方法的特点: i)按年限平均法计算的各年折旧率和年折旧额都相同; ii)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的各年折旧率虽相同,但年折旧额逐年变小; ii)按年数总和法计算,各年折旧率逐渐变小,故年折旧额也逐年变小。 (4)固定资产修理费计算:大修理费和中小修理费 可直接按固定资产原值(扣减建设期利息)的一定百分数计算。 (5)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递延资产)摊销费估算:土地使用权作为无形资产; 1)无形资产:可辩认无形资产: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 不可辩认无形资产:商誉。 注意:企业自创的商誉不能作为无形资产,外购的商誉可计入无形资产原值;土地使用权作为固定资产计算折旧。 2)无形资产的摊销按年限平均法,不计残值。 3)其他资产的摊销按年限平均法,不计残值。 (6)其它费用估算: 1)其它制造费用:按固定资产原值(扣减建设期利息)的一定百分数计算。或按人员定额计算。 2)其它管理费用:按人员定额计算或取工资及福利费总额的倍数估算。 3)其它营业费用。 4)不能抵扣的进项税额:计入总成本费用的其它费用或单独列项。 (7)财务费用估算: 1)长期借款利息:是指对建设期间借款余额(含未支付的建设期利息)应在生产期支付的利息。 i)等额还本付息方式: 式中:a—每年还本付息额(等额年金);ic—还款起始年年初的借款本息和(包含未支付的建设期利息); i—年利率;n—预定的还款期。 每年还本付息额中:每年支付利息=年初借款余额×年利率 每年偿还本金=a-每年支付利息 式中:年初借款余额=ic-本年以前各年偿还的借款累计 ii)等额还本利息照付方式: 式中:at——第t年的还本付息额;ic——还款起始年年初的借款本息和(包含未支付的建设期利息); i——年利率;n——预定的还款期。 其中:每年偿还本金=icn 每年支付利息=年初本金累计×年利率 两种偿还方式的特点: 等额还本付息方式在限定的还款期内每年还本付息的总额相同,随着本金的偿还,每年支付的利息逐年减少,每年偿还的本金逐年增多; 等额还本利息照付方式每年偿还的本金相同,支付的利息逐年减少。 四、税费的估算 财务评价中应说明税种、征税方式、计税依据、税率等。如有减免税优惠,应说明依据及减免方式。 在会计处理上,营业税、资源税、消费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包含在“营业税金及附加”中。 1、增值税: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含税收入÷(1+增值税率)×增值税率=不含税收入×增值税率 进项税额=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含税成本÷(1+增值税率)×增值税率=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不含税成本×增值税率 2、营业税:是价内税,包含在营业收入之中。 3、消费税:对部分货物征收。 4、土地增值税:按转让房地产取得的增值额征收。 5、资源税:按矿产的产量计征。 6、企业所得税:针对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计征。 7、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以流转税为基数计算。 8、关税:以进出口的应税货物为纳税对象。 9、流转税:包含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 五、维持运营投资 在项目评价中,如果该投资投入后延长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或使产品质量实质性提高,应预以资本化,即应计入固定资产原值,并计提折旧。否则该投资只能费用化,不形成新的固定资产原值。 六、非经营性项目的费用估算 无论是否有营业收入都需要估算费用,具体方法和要求可参照上述方法,并编制费用估算的相关报表。对于没有营业收入的项目,费用估算可以用于计算单位功能费用指标,进行方案比选,还可以用来进行生存能力分析。 七、财务效益费用估算报表(搞清表格中各项的计算) 1、建设项目投资估算表 2、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3、流动资金估算表 4、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5、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6、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更多推荐: 2008-2015年咨询工程师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