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浇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 |||
摘要:对现浇楼板存在裂缝问题,从施工现场管理角度进行简单分析关键词:楼板裂缝;原因;预防措施前言:一直以来现浇楼板存在裂缝的现象较为常见,尤其是目前由于楼板裂缝而引起的屋面、楼面渗漏水的情况已经成为房屋交付过程中用户投诉的一个热点问题。最常见、最普遍和数量最多的是房屋四周阳角处45度斜角裂缝,并且愈靠近屋面处的楼层裂缝往往愈大,另外预理线管及线管集散处、板跨中也是经常出现裂缝的部位。在这里根据近几年的实际工作经验,现从施工现场管理角度进行简单分析,阐述一些自己的看法。施工过程中导致现浇楼板产生裂缝的因素常见的有: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楼面板的配筋施工不规范、保护措施不到位及板中预埋管线的设置不当,砼的水灰比控制及浇捣后的养护不到位等。针对上述主要问题浅谈自己的看法。一、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1、地基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房屋建成后由于基础的设置不当或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如后浇带的设置、浇捣时间以及桩基的设计是否符合要求等都可造成不均匀沉降,从而引起房屋楼板产生裂缝。因此在设计阶段应针对不同土质及房屋结构选择相应的桩基。主要应考虑以下方面①保证作用于地基的荷载不能超过地基的承载力,以便使地基有足够的安全系数。②控制基础的沉降,使之不超过地基的允许变形系数。在压缩性有显著差异的土中、地基形式不同处、转折部位、平面复杂、高低差异部位、局部有地下室的边缘处等设置合理的沉降缝、后浇带。对房屋中的后浇带应控制好相应的浇捣时间,一般宜在两边不均匀沉降基本稳定后浇捣。2、楼板配筋设置及预埋管线不当1)现浇楼板钢筋施工不规范、防护措施不当引起楼板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钢筋在楼面砼板中的受力主要承受抗拉作用,以抵抗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和防止砼收缩和温差裂缝的产生,而这一双重作用均需钢筋处在上下合理的保护层前提下才能确保有效。在实际施工中,楼面下层的钢筋设置砼垫块及模板的依托下保护层比较容易正确控制,且不太容易跑位。但当垫块设置数量不足、间距过大时,钢筋网的合理保护层厚度就无法保障,所以垫块间距必须按规范要求控制在1个m2左右。相对楼板下层钢筋而言,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一直是施工中的一大较难问题。其原因为:1、板的上层钢筋一般设计采用小规格,大部分为圆钢,并且现有的设计大多只配支座处的负筋,而板跨中只配单层底筋;2、上层钢筋网的钢筋撑脚设置间距过大,甚至漏设的情况,就更容易使上层钢筋弯曲变形;3、在施工过程中各工种交叉作业安排不当,造成面层钢筋施工基本完毕后仍有其他工种人员频繁行走踩踏,自然就存在钢筋弯曲、变形、下坠的情况。4、现在商品 |